DeepSeek-V3模型上线,编程与数学能力大幅提升;微软推出全新网络安全AI代理方案丨AIGC日报
1.【Cassava计划建非洲首座AI工厂,采用英伟达AI计算技术】当地时间3月24日,由津巴布韦电信大亨Strive Masiyiwa创办、专注于非洲的技术和数据服务公司Cassava Technologies宣布计划建造非洲首座AI工厂,由英伟达AI计算技术提供支持。声明称,这将为非洲企业、政府和研究人员提供前沿的AI计算能力,帮助他们开发更智能AI产品并优化运营。(财联社)
2.【DeepSeek-V3模型上线,编程与数学能力大幅提升】DeepSeek在开源平台上线了升级后的DeepSeek-V3模型,而非此前业界预计的R2模型。据悉该模型参数为6850亿。DeepSeek在其官方交流群中称,DeepSeek V3模型已完成小版本升级,欢迎前往官方网页、App、小程序试用体验(关闭深度思考),API接口和使用方式保持不变。从网友反馈的实测效果来看,V3编码能力已经接近Claude3.7,数学能力也有提升,能像推理模型一样能够解题。(南方都市报)
3.【谷歌智能眼镜新专利:实时监测头部姿态,提升视线跟踪准确性】谷歌公司获得了一项智能眼镜相关的专利,通过电容传感器和集成电路,实时监测眼镜框架相对于用户头部的姿态变化,并调整视线跟踪算法,以确保视线跟踪的准确性。该专利涵盖了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启动头戴式可穿戴设备(智能眼镜)的操作。通过设置在眼镜框架中的多个电容传感器,检测眼镜框架相对于用户头部的姿态。这些传感器由集成电路驱动,通过多个通道接收数据。(凤凰网)
4.【微软推出全新网络安全AI代理方案】微软为其Security Copilot推出六款全新AI代理方案,其为网络安全团队设计,能够自主处理大量网络安全和IT任务。据悉,六款安全代理将于今年4月推出预览版。(中华网)
5.【上海模合联合多家供应商发布Shanghai Cube,挑战英伟达SuperPod】上海模合信息科技公司联合多家顶尖供应商共同研发的国产软硬件一体智算系统——Shanghai Cube正式发布,旨在挑战市场领先的英伟达SuperPod。该系统采用沐曦曦云C550系列高性能GPGPU芯片,单机柜128卡液冷部署,集成国产交换机芯片和操作系统,实测数据显示已实现对DeepSeek 671B大模型的高效推理。Shanghai Cube通过软硬件一体化整合,产业链、生态链强强联合,提供高密度算力支持,填补国产高密度算力产品空白,推动我国从算力供应链“卡脖子”的困局中突围。(同花顺财经)
6.【OpenAI GPT-4o 上架「最先进」图像生成器】
今天凌晨, OpenAI 宣布在 GPT-4o 模型中集成了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图像生成器。新功能亮点速览如下:
能够精确渲染文本内容
支持多模态输入输出(文本、图像、音频)
能理解复杂指令并结合上下文
能创建具有真实感的第一人称视角图像
遵循指令,可以处理上传的图片并进行编辑或风格转换
值得关注的是,GPT-4o 图像生成是一个自回归模型,原生嵌入在 ChatGPT 中。具体来说,比起其他图像生成模型,GPT-4o 能处理多达 10-20 个不同物体的复杂指令。
目前,新功能已向 Plus、Pro、Team 和免费用户开放,Enterprise 和 Edu 用户即将获得访问权限。而开发者们几周后也能通过 API 用上这功能。
7.【Google 上线 Gemini 2.5 Pro 模型】
今日凌晨,Google 正式上线了「最强推理大模型」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其在多项测试中表现相当出色:
在大模型榜单 LMSYS Arena 上排名第一,分数比 Grok-3、GPT-4.5 高出 40 分;
在所有评测类别(综合能力、编码、数学等)中均排名第 1,尤其在带风格控制的复杂提示(Hard Prompts w/ Style Control)和多轮对话(Multi-Turn)表现突出;
在个基准测试上,Gemini 2.5 Pro 综合表现拿下最佳。其中科学(Science)、代码生成、视觉推理(MMMU)和长文本理解(MRCR)上均领先;
在号称最难的测试「人类最后一次考试」中,Gemini 2.5 Pro 超越 OpenAI o3-mini、GPT-4.5、DeepSeek-R1 等一众大模型。
8.【OpenAI 高管层调动】
近日,OpenAI 发布公告,宣布高管层变动,具体如下:
CEO Sam Altman 未来将专注于研究和产品开发。
Mark Chen 成为首席研究官:统筹科研进展,确保在 AI 能力与安全领域持续突破。并且 Chen 将加强研究与产品开发整合,加速科研成果向用户喜爱产品的转化;
首席运营官 Brad Lightcap 职权进一步扩大:全面负责公司业务与日常运营,重点包括领导全球部署,聚焦商业战略、关键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与运营;
Julia Villagra 担任首席人才官:继续加大公司全球扩张的趋势,并确保 OpenAI 持续吸引顶尖 AGI 人才。
Altman 表示,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三位核心高管将承担更多职责,以推动前沿的 AI 研究,并加速实现造福全人类的 AGI 使命。
9.【腾讯元宝更新,支持混元、DeepSeek 最新大模型】
今日凌晨,腾讯元宝宣布更新,同时上架深度思考模型「混元 T1」正式版和 DeepSeek V3-0324 最新版,两款模型简介如下:
混元 T1 正式版:相较于 T1 Preview 版,正式版反应更快:能秒回、吐字速度更快。同时推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长文处理方面 T1 正式版也进步巨大,面对大量内容能够快速给出答案。
DeepSeek V3-0324:最新版 V3 在 HTML 等代码前端任务上,表现更出色了,生成的代码可用性更高。此外,最新版 V3 也特别提升了中长篇文本创作的内容质量。
目前,两款新模型均已上线元宝。
10.【苹果将利用苹果地图“Look Around” 照片训练AI模型】
苹果公司近日宣布将于2025年3月起利用其“Look Around”功能收集的图像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这些模型将应用于图像识别和创作等技术。苹果承诺在收集数据时保护用户隐私,所有图像均经过模糊处理。用户若希望自家房屋图像被模糊处理,可提出请求。
11.【vivo 宣布成立机器人实验室】
在昨日的 2025 博鳌亚洲论坛上,vivo 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 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在演讲中正式宣布,vivo 成立「机器人 LAB」。其中,胡柏山在演讲中透露了部分机器人 LAB 的信息:
将依赖 vivo 在 AI 大模型和影像领域的十年技术积累,以及自研的混合现实头显积累的实时空间计算能力,聚焦孵化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
主攻消费级市场,研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
还有公布了三个优势:技术复用性、用户场景延续性、产业共荣理念。
12.【可灵 AI 累计营业收益超 1 亿】
3 月 25 日,快手科技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快手旗下的可灵 AI 成绩亮眼,其自去年四季度开启商业化以来,截至今年 2 月累计营业收入已超 1 亿元。
13.【阿里蔡崇信:数据中心建设需警惕潜在的「泡沫」】
昨日,据彭博社报道,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在 2025 年汇丰全球投资峰会上表示,数据中心建设领域需警惕,可能正在形成潜在的「泡沫」。
蔡崇信指出,当前存在一股盲目建设服务器基地的热潮,但没有充分考虑明确的客户群体。对于此情况,蔡崇信表示担忧,同时其看到一些泡沫的迹象:
数据中心的建设速度可能会超过人工智能服务的初期需求,许多项目在未确保「使用」协议的情况下就开始融资。
蔡崇信也指出,亚马逊、Meta 等大型企业就分别承诺,向人工智能基础建设投入大量资本。而蔡崇信也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些支出并非完全必要,其分析:若人们在当前需求出现前就开始投资,那么投资的这部分人预计的需求,会比现在所能看到的需求大得多。
14.【消息称苹果进军 AI 数据中心领域,正订购约 10 亿美元英伟达 GB300 NVL72 系统 】
3 月 25 日消息,在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大举投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之际,苹果公司曾一度保持观望态度。然而,如今这一局面似乎已经改变,苹果意识到其需要加入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竞争。
据 Loop Capital 分析师阿南达・巴鲁阿(Ananda Baruah)周一晚间的报告,苹果正在向英伟
达订购约 1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72.59 亿元人民币)的 GB300 NVL72 系统。他指出,这相当于约 250 台服务器,每台价格在 370 万至 400 万美元之间。巴鲁阿在客户报告中提到,苹果正在与服务器制造商戴尔科技和超微电脑合作,构建其大型服务器集群,以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15.【前英特尔 CEO 批评英伟达 AI 芯片定价,认为推理才是未来机遇 】
前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近日在英伟达 2025 年 GPU 技术大会的《Acquired》播客中表示,英伟达的人工智能 (AI) 图形处理器 (GPU) 定价策略过高,难以支持大规模的 AI 推理任务。
盖尔辛格指出,推理是部署 AI 模型的关键环节,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应该更关注推理,而英伟达的技术在成本效益上难以满足这一需求。(来源:OSCHINA)
16.【Outreach 创始人 Manny Medina 创办了一家新创业公司,旨在帮助 AI 代理获得报酬】
销售自动化公司 Outreach 的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曼尼·梅迪纳 (Manny Medina),刚刚成立了一家名为 Paid 的初创公司。
Paid为提供了一个平台,确保他们获得报酬,并实现盈利。Paid 周一宣布,它从欧洲巨头 EQT Ventures、Sequoia 和 GTMFund 获得了1000万欧元的种子前投资。
Medina 在花了数月时间与数十家代理平台初创公司进行交流后,萌生了创建 Paid 的想法。在这些交流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抱怨。“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收多少钱,”Medina 告诉 TechCrunch。
Paid的前提是,旧的软件收费方式不适用于 AI 代理。代理公司不能按用户或按席位收费,也就是说,根据使用该软件的人数收费(如老式的 Microsoft Office)。关键在于,一名员工可以管理多个代理。或者,代理将自行运行,完全不需要人工监督。